1、北京大学对北京考生的录取人数比例会因年份不同而有所变化,2024年北京清北录取人数未明确分开,2022 - 2023年情况如下:2023年:当年参加统一考试的人数为65434人,清华北大录取超过500人,但未明确北大具体人数。此外,北京大学“强基计划”在北京市投放87个招生计划,高考统一招生投放208个,共295人。
2、北京大学:2024年在京本科普通批录取人数为188人,作为顶尖学府,其竞争异常激烈,北京生源在其中占据一定比例。清华大学:同样作为顶尖学府,2024年在京本科普通批录取人数为190人,北京生源数量也相对有限。中国人民大学:在京招生规模较小,录取线较高,北京生源占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。
3、北京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录取情况北京大学2025年共录取4490名本科新生,其中约一半通过特殊类型招生进入。强基计划招生占比超过25%,五大学科竞赛保送生120人,自强计划录取111人,高校专项计划(筑梦计划)和国家专项计划也有一定比例,但具体数据未完全公布。
4、录取人数:2025年,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北京共录取了580人。考生总数:北京考生总数为8万人。录取率:因此,北京考生的录取率约为0.85%。占比推算:若以录取人数占总录取人数的比例来看,北京580人占清北全国总招生人数6595人的约79%。

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方式中,高考占比大约在47%至580%之间,但裸分录取比例较低,近年来维持在15%左右。清华大学录取情况:高考占比:清华大学2024年共录取内地学生3500余人,其中通过高考(包括普通批和提前批)招生占比约为580%。
招生结构变化:普通批占比下降,特殊类型招生成主流普通批占比压缩至42%: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2023年普通批及提前批共录取1460人(清华)、1260人(北大),占比均为42%,首次低于50%。这一比例较往年进一步下降,表明两校通过统招分配的名额持续减少。
高考成绩占比及计算方式清华、北大强基计划的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两部分构成,其中高考成绩占比85%,校测成绩占比15%。具体计算公式为:综合成绩 = 高考总分(高考成绩÷高考满分)×85 + 校测成绩(校测成绩按满分15分进行折算)。
其中,普通一本统招占比不足一半:2015年北京大学普通一本统招生源占比为57%,清华为49%;若排除北大医学部和清华美院的招生计划,裸考录取人数仅占两校全部招生计划的三分之一左右。这意味着,通过非统招渠道进入清北的学生占比超过六成。
录取方式按高考成绩占比85%+校考成绩占比15%计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。专项计划:主要面向边远、贫困、民族等地区县以下高中的农村学生,但部分符合条件的北京地区学生也可关注。
023年上海被清华、北大录取的人数约为216人,与2022年的220人基本持平。清北的录取途径主要有高考和非高考两种,二者比例每年都较为稳定。以2023年清华大学的新生来源统计为例,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大学的比例仅47% 。从录取学生的中学分布来看,这216人来自全市22所知名高中。
清华北大2024 - 2025年各省招生名额分配有明显特点,地域差异显著。北京本地倾斜明显:2024年北大在北京计划招生208人,占全国16%,2025年微调至194人;清华2025年在北京计划招生201人,涨幅6%。北京考生录取率达0.89%,是河南(0.032%)的28倍。
清华北大2025年给部分省份的招生名额如下:头部省份(录取人数前5)北京553人河南397人浙江350人四川327人湖北308人其他主要省份江苏307人山东301人广东276人湖南290人名额较少省份西藏30人青海50人宁夏70人清北招生名额与各省教育资源、政策支持及考生基数高度相关。
00 - 200人的省份有福建(190人)、江西(180人)、广西、黑龙江、吉林、天津(均为160人)、贵州(140人)、甘肃(130人)、云南(100人);名额在100人以下的省份有宁夏(70人)、海南、青海(均为50人)、西藏(30人)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